精彩小说尽在纳衡书城!手机版

纳衡书城 > > 世间之启示(王仲元梁琴健)最新完结小说_完结版小说全文免费阅读世间之启示(王仲元梁琴健)

世间之启示(王仲元梁琴健)最新完结小说_完结版小说全文免费阅读世间之启示(王仲元梁琴健)

平行双鱼 著

都市小说完结

小说叫做《世间之启示》,是作者平行双鱼的小说,主角为王仲元梁琴健。本书精彩片段:由疾病引发的深度思考,在不断的求证中踏上探寻之路。当启示的卷轴缓缓展开,深藏的灵性随之复苏,觉醒的时代终将踏光而来。

主角:王仲元,梁琴健   更新:2025-11-03 19:33:18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2020年因疫情原因,有两个月没去北京。

封控结束后立马动身去了北京,可结果张所长又因病不出诊,我只能寻找其他医生帮我诊治。

当时一位女医生看了我所有的检查单后,立马让我停药,并说检查单上写的是气管炎,并没有陈旧性支气管结核,她认为我最多只能吃六个月的结核药。

当时我纳闷地问道:“张所长亲自帮我做的检查,他都确认了我是陈旧性支气管结核,怎么又突然地变成了普通的气管炎?”女医生说道:“小伙子,不要问那么多,我说的不会错。”

我没有接受女医生的建议,想着等张所长出诊后再看情况。

疫情期间三零九医院防控得很严,患者们挤在医院的广场上,只有等广播叫号后,患者们才能一个一个地进入到医院大厅。

期间和一些病友交谈了解到,结核研究所为京籍人员,免费中西结合治疗结核病,其目的是为了测试中药固定配方对肺结核的疗效。

在我看来,结核病虽然都是由结核菌引起,但病灶所在的脏器和阶段不一样,而且很多人都有基础疾病,像我有胃病又有气管炎,不针对性地辨症和药物加减性地治疗,光靠固定方治疗能有疗效吗?据这个患者说疗效很好,当初他肺结核康复后,因为不注意休息,抽烟喝酒熬夜,导致肺结核再次复发。

第二次上结核药后,发现身体出现了耐药,于是医生在西药的基础上搭配了中药治疗。

服用后不但疗效好、身体恢复快,而且吃药的周期也有所减短。

我觉的全国推广中西结合治疗结核病,对结核病患者来说是福音。

以我自身的经历和体会,西医西药对低烧基本束手无策,而中医中药治疗低烧疗效非常好。

我又从一个安徽籍患有淋巴结核的女病友口中了解到,有位王仲元的医生医术高超,他治疗淋巴结核都是对病灶首接注射用药,治疗时不需要服用任何药物,每个月只需规律地注射一次肌肉针。

在我看来,这种治疗技术很先进。

长期服用结核药对身体损伤大,特别是对肝肾的损害,首接将药物注射到病灶比吃药效果更好,不但见效快,副作用少,而且对身体损伤也很小。

这么先进的医疗技术,要是全国推广教学那该多好! 真希望王医生先进的医疗技术,能够造福更多的结核患者!从北京回来后,继续服用了结核药,没有张所长的同意我不敢停药。

可是再吃药又超出了十二个月,父亲每天不停地催促我停药,他认为停药后身体受的伤害少,自然症状也会有所减轻。

我很纠结,想停药又不敢停,不停药身体又被很多症状折磨。

思来想去,决定去杭州找专科医生问问。

经过网上一番查找,挂了杭州红会医院结核门诊朱医生的号,她和张所长一样都是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委员,网友一致评价她不但医术好医德更好。

又是一个清晨,我踏上了赶往杭州的旅程。

患病后的每一次行程我都精疲力尽,消瘦憔悴的身形,黯淡无光的眼睛,涣散的眼神,我提不起任何精神。

失魂落魄的我犹如一具没有灵魂的躯体。

生活中与他人交谈说话时,因疾病原因呼吸不畅、脸部僵硬、表情不自然,这种表现时常让对方感觉到压力和尴尬。

我变得越来越自卑,不再愿意与他人交往。

服用结核药后,除了偶尔出去散散步外,大部分时间都闷在房间,我被疾病折磨得没有任何精力,各种症状严重影响了我的身体和心理,我根本无法正常地生活和工作。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奔波,十点半才赶到了医院。

在狭小、空气不流通的大厅里,患者和家属们挤作一团,很多人没有戴口罩。

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这种情况很容易造成结核菌的交叉传染。

很多人都不注意安全,没有防范意识。

如果在北京没有戴口罩的话,立马就有医护人员赶过来提醒。

取完号后,进了朱医生的诊室,患者特别多,都挤在朱医生的办公桌旁。

我找了个空位站在旁边等待。

在房间里旁听了大概半个小时左右,感觉自己也是个医生,听患者们讲述病情时,我不由自主地思考了起来。

没过多久,有位阿姨在女儿的陪同下,向朱医生讲述了她的就医情况。

两个月前体检时,发现肺部靠近支气管位置患有阴影,那时医生怀疑是肺结核,让她做了两次气管镜排查,可最后还是无法确诊。

前两天在医院复查CT后,发现肺部阴影有所增大。

这次她希望朱医生能够帮她确诊。

朱医生看了她的检查报告单后,问她有没有出现咳嗽,还有乏力等一些情况,在得到她的否定回答后,朱医生建议她再做一次气管镜排查,结果被她以气管镜费用高、人难受等理由给拒绝。

她希望朱医生能帮她上结核药治疗,朱医生想也没想首接拒绝。

朱医生坚决地说:“没有可靠、明确的证据,不能随便上结核药。”

听完朱医生的话,她一脸茫然。

朱医生看她犹豫不决的样子,便让她们母女俩到诊室外商量后再做决定。

这个阿姨和我当初的情况一样,都是没有症状的肺部阴影,也都是过了一段时间后阴影增大。

不同的情况是,医生没有轻易地给她上结核药,而我却轻易地上了结核药。

我反问自己,如果她吃了结核药,会不会和我一样身体垮掉? 没一会儿,她们找到朱医生,答复道:“医生,我们回家再商量下。”

于是,朱医生把检查资料还给了她们。

她们走出诊室后,我连忙跟上并喊住了她们。

我告诉阿姨,她的情况和我一样,让她不要着急找医生上结核药。

结核药对身体伤害很大,搞不好身体很容易倒下。

一点肺部阴影,无需过于担心,只要不出现症状,就不要过于地去关注和焦虑。

感觉阿姨她们不太相信我,于是,我把我的检查单给了她们看。

她们拿着我的检查单仔细对比后,问道:“你怎么来杭州治疗了?”于是我告诉了她们原因,并再三劝说她们不要主观轻易的上结核药。

她们和我道完谢后就离开了。

于是,又回到了诊室,接着旁听。

不知不觉,又过了一个多小时,医生己经看了大概七个病号,结果还没轮到我。

一看时间,快十二点了,估计等会儿,朱医生也要下班了吧? 正想着,又一个病号开诊了。

一位大叔把CT片给了朱医生,朱医生看完CT片和病历后,对大叔说道:“吃了三个月吧? 这次检查一点变化都没有,结核药要给你停掉。

虽然当初有一定的证据证明,你有结核菌感染,但是吃了这么久还没有变化,说明你的病灶可以大概排除是由结核菌引起。”

说完,朱医生打电话给检验科主任,让他帮忙从电脑里调出患者的所有CT片,并让主任审片对比后,给她建议。

当着很多患者的面,让别的医生给建议,我也不知道其他患者怎么想。

我觉得,要是一般的医生,肯定会顾及颜面,不会这么做。

也不知道朱医生为什么要这样做,有可能医术不行;也有可能,在她眼里,对患者负责,比颜面和名声更重要。

今天,这两个患者的经历,不由得让我仔细反思;当初,要是医生告诉我,治疗一个月,病灶没有变化是正常的情况,要吃三个月,才能确定是不是由结核菌所引起的病灶;而不是说,别人吃结核药,吃一个月都会有变化,怎么你的病灶没有变化? 我会焦虑地走到今天这一步吗? 如果当初医生,没有轻易地给我上结核药,我会走到今天这一步吗?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