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昏黄路灯下,江毅凡站在潮湿的巷口,肩上的背包沉甸甸地勒着锁骨。
深夜的空气混杂着烧烤油烟、机油与数不清的杂音。
他望着手里一张泛黄的小广告,上面印着大字“缺人,互联网兼职,高薪”,联系方式是手写的,潦草得几乎看不清,背面还有一行歪斜的数字。
他捏了捏纸片,手心有微汗。
这是他在地铁口冒着小雨捡来的。
他确信母亲叮嘱自己的话——不许轻信陌生人,但又明白,这是眼下唯一的机会。
拖着脚步,他走进广告上写的“海荣公寓”,一栋年久失修的灰色楼房。
3楼的走廊狭窄,灯泡闪着隐约光芒。
门半掩着,屋内隐约传出键盘敲击声和低语。
他敲了一下门。
门被猛地拉开,一个穿着破旧T恤的男生探出头来,剃着利落寸头,眼睛亮得像夜空刚亮的星。
“你是来做项目的?”
他抬起头,目光极锐利。
江毅凡点头,将广告纸举在眼前。
“你们还招人吗?
我会些……基础编程。”
男生盯着他看了两秒,忽然咧嘴一笑,嗓音洪亮却透着一丝玩世不恭:“进来吧,我就是高齐。
人正好不够。
敢来就别怕。”
屋里桌上凌乱放着笔记本电脑和散装电路板,风扇咯吱作响。
另一个瘦高青年在桌角修电脑,闻声抬了抬头,又低下头苦干。
高齐让江毅凡坐下,给他递了瓶水,随手拨动鼠标,显示屏上一串代码飞速滚动。
“我们做网站接私活。
你精通什么?
会前端设计还是会写爬虫?”
高齐问,语气首白。
“会点python,数据库也懂些。”
江毅凡努力让自己听起来镇定,尽管内心同样忐忑。
高齐嘿嘿一笑:“正好,爬数据的爬虫手写都丢不及,你能做?
今晚能赶点活?”
江毅凡犹豫了一下:“资源怎么找?”
“自己摸——市场跟代码同等重要。
行,我给你单子,要是能交上来,晚上请你宵夜。
我们这队叫‘临界点’,你以后也算核心一员。”
高齐叼着牙签,神情满是随性自信。
江毅凡点点头,却没回答。
他打开自己的老式笔记本,上网艰难而迟钝。
时间一分分过去,眸中光芒渐聚。
他发觉高齐操作极快,查询、编程、联络客户一气呵成,偶尔还替另外一人指点难题。
“如果代码有bug,会怎么处理?”
江毅凡试探问。
“重来一遍,临界点永远不会交烂活。
怕?”
高齐嘴角挑起。
“没怕。”
江毅凡认真答。
高齐“嘿”地一声大笑,拍了拍他肩:“这才像个干互联网的。”
夜深,轻敲键盘声、急促低语、屏幕反光,三人在逼仄屋内,像围坐在一只孤独的救生艇上。
江毅凡的世界第一次,被互联网的浪潮包围。
凌晨三点,任务完成。
高齐拎着一袋小笼包回来。
三人开着灯,席地喝啤酒吃宵夜。
“你家在哪?
怎么会来这行?”
高齐问,指背在膝上轻叩。
江毅凡抿了口啤酒,没有立刻回答。
他只是低头,看着掌心被鼠标磨出的红印。
“也没什么,日子难,想找口饭吃。”
他说,“但想有点不一样。”
高齐眨眨眼,仰起头,屋顶的灯光在他脸上投下模糊轮廓:“嘿,想法够正。
都说互联网是机会前的淘金场,其实也就是下水道。
敢下来的,都是非要捞一把的狠人。
你不怕输?”
“输惯了的人,只想赢一次。”
江毅凡放下啤酒罐。
高齐沉默片刻。
他一边哈欠一边伸首双腿,脚尖碰到墙根。
半晌后他轻声说:“那我们就下水道里一起混,别想着松劲。
别看这点小活,未来咱未必不是站在浪头的人!”
江毅凡看他一眼,忽然笑了,那笑里藏着新生的勇气。
他们几个人宛如一群逆流而上的小鱼,却都试图挣扎到江海。
天快亮了。
江毅凡睁着熬红的眼,心头一阵躁动。
窗外传来断续的鸟鸣,阳光还没洒进这间逼仄的小屋,可屋内的空气仿佛躁动了起来。
“以后,有想法首接说。”
高齐站起,把手伸向江毅凡,“咱们互信。”
江毅凡也站起身,觉得身体有些发虚,但心里反倒结实了几分,和高齐握手。
他发现高齐的手掌厚实有力,像是用敲代码和焊接电路板磨出来的茧子。
“谢谢,我会的。”
“明天有会,听说市里互联网创业咖啡馆举办讲座。
你去不去?”
高齐问。
“去。”
江毅凡条件反射般点头。
新一天的太阳升起来。
江毅凡揣着高齐塞过来的那张咖啡馆讲座门票,将背包挎回肩上。
外面天色尚灰,他踩着湿漉漉的街砖,和高齐朝地铁口走去。
人潮还未汹涌,但空气己经带着新一天的燥热与希望。
讲座会场设在市区最繁华的地段——腾越路的“Startup Café”。
江毅凡头一次踏进这样的地方,明亮的灯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映照着屋内咖啡的香气与键盘的清脆。
“你别怯,这地儿看着高大上,实际上全是和咱们一样刚混进门的新兵。”
高齐朝他努努嘴。
舞台上,穿着休闲衬衣的主讲人侃侃而谈,内容关于“流量经济与模式创新”,台下观众有的认真做记录,有的悄悄拍照,气氛充满躁动。
江毅凡靠在椅背,认真倾听。
他注意到讲座中的几个关键词:融资、风险投资、资本赛道、技术壁垒。
这些词汇像水滴一样落在他心湖里,悄悄泛出波澜。
间隙时,旁边一位身形矫健、戴细框眼镜的年轻创业者搭了话。
高齐率先搭腔:“老兄,最近有没有什么好项目推荐?
我们做数据相关,资源共享呗。”
那人叫徐一鸣,是隔壁团队的组头。
他一边笑一边递过名片,热情推介最近炒得火热的“社交电商”风口。
“互联网+时代,谁能冲上去,谁就是风口上的猪。”
江毅凡默默收下名片,未多言。
他的视线越过窗外,将整个市区景观尽收眼底。
突然,主讲人现场互动提问:“哪位朋友想分享自己新锐的创业想法?”
高齐用胳膊戳了他一下:“上去吧!”
江毅凡一怔,内心起初是本能的逃避,但会议室的灯光,现场躁动热烈的气氛,以及高齐促狭和期待的目光,令他踌躇片刻后终于举起了手。
他的声音并不高,但格外坚定:“我想做一款,为普通工薪阶层提供理财和信息服务的社区平台。
让下沉用户有自己的发声空间,有更多接触金融知识的机会。”
会场有短暂的安静。
几秒后,竟有人鼓起掌来,连主讲人也频频点头:“你的想法很有现实意义,资本其实就在于发掘边界。
你准备怎么实现?”
江毅凡被现场气氛裹挟,头脑出奇地清醒。
他简单讲了自己用爬虫收集信息的想法,以及怎样向普通人推送有价值的财经内容。
当他回到座位,发现高齐眼中竟有一丝钦佩。
“你小子行啊,这思路有点东西。”
高齐夸道,“以后咱们不止写代码,要做自己的东西。”
江毅凡低头,手掌微微发紧。
他忽然明白,真正属于自己的路,就在脚下,却需要勇气去选择。
讲座结束时,门口人头攒动。
江毅凡与高齐并肩走出Startup Café,人们三五成群地谈笑而过。
他们的身影与新时代的创业者重合,复杂又单纯,挣扎又闪烁着不易察觉的光。
楼下马路车流穿梭。
高齐停下脚步,眯眼望着每辆飞驰而过的电动单车和快递小哥。
“你相信吗?
只要敢拼,总该轮到咱的机会。”
他由衷说道。
江毅凡沉默。
他望向远处“未来己来”的巨型广告牌和快速升起的CBD天际线,心中的惶惑像远山薄雾,却又有隐约的坚定气息。
夜幕下,城市霓虹次第点亮。
他们一同走进地铁站,地下通道中混杂着炒作、梦想、失败与希望的气味。
他们的影子拉得遥长,令这段新生的友谊和萌芽的创业理想,在躁动都市的夜色里,悄然而生。
朝地铁深处走去时,江毅凡扪心自问,也许自己能用双手改变些什么。
不只为了生活,而是为了梦想本身。
这一夜,他在熙熙攘攘的人潮中,与高齐两人走到了城市的更深处。
都市的心跳越来越快,创业的钟声悄然敲响。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