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纳衡书城!手机版

纳衡书城 > 其它小说 > 灵韵的出处

灵韵的出处

落北雪 著

其它小说连载

长篇其它小说《灵韵的出处男女主角唐墨砚小林身边发生的故事精彩纷非常值得一作者“落北雪”所主要讲述的是:2287 沪市陆家嘴地下五十“灵韵基因联合研究所” 的主实验室冷蓝色的光裹着金属的寒漫过唐墨砚的指他摘下嵌着神经接口的护目指节在镜架上轻轻磕了三下 —— 这是祖父传下的习每次接触重要样本总要借这细微动作定心护目镜的镜片还留着舱内凝露的痕他随手在实验台的麂皮布上擦了目光落在全息屏上那组缠绕的基因链瞳孔微微一链体上突然迸出的淡金色光频率与二十年前...

主角:唐墨砚,小林   更新:2025-09-26 21:08:21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2287 年,沪市陆家嘴地下五十层,“灵韵基因联合研究所” 的主实验室里,冷蓝色的光裹着金属的寒气,漫过唐墨砚的指尖。

他摘下嵌着神经接口的护目镜,指节在镜架上轻轻磕了三下 —— 这是祖父传下的习惯,每次接触重要样本前,总要借这细微动作定心神。

护目镜的镜片还留着舱内凝露的痕迹,他随手在实验台的麂皮布上擦了擦,目光落在全息屏上那组缠绕的基因链上,瞳孔微微一缩。

链体上突然迸出的淡金色光点,频率与二十年前五行山遗址玄武岩下,从青铜令牌缝隙漏出的光,分毫不差。

那光点正是 “灵韵粒子”——2132 年译经洞发现的特殊量子级粒子,能通过自组织形成能量场,其振动频率首接决定灵韵的活性与纯度。

唐墨砚的智能眼镜自动弹出一行冷白标注:“样本 C-001(石心型)灵韵活性波动:1.2 赫兹,当前端粒修复率 89.1%,较十分钟前下降 0.2%。”

他指尖在镜腿上轻触,调出更详细的参数面板 —— 这组沉睡了一千三百年的基因,细胞壁的活性正以每分钟 0.01% 的速度衰减,而维系其活性的,正是链体周围那圈淡金色的灵韵粒子云。

灵韵粒子的纠缠强度每降低 0.1 单位,基因活性就会同步衰减,按此趋势,最多还能撑两个小时。

“唐院士,‘锁灵舱’的灵韵储备只剩 12% 了。”

助手小林的声音从悬浮通讯器里传来,带着电流特有的滋滋声,“再不加注‘子母河凝露’,这八年的功夫就全白费了 —— 上次‘楼兰水脉样本’崩解,就是因为灵韵粒子密度低于 0.3 单位 / 立方米,您忘了?”

唐墨砚抬手按了按眉心,指尖掠过胸前的月牙墨玉。

玉面那枚极小的 “奘” 字被体温焐得温热,边缘暗纹随心跳微微发亮 —— 这是祖父用三十年破译的 “灵韵密码”,玉心嵌着半枚玄奘的基因片段,而这基因片段正是 “灵韵受体” 的完美载体,能通过生物电信号引导灵韵粒子排列。

此刻,玉佩正将他的生命体征同步到地下百米深的 “玄奘” 超级计算机核心,计算机则根据数据实时调节实验室的灵韵环境。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焦躁,声音平稳:“把西梁女国遗址送来的‘子母河浓缩液’取半升,注意控制注入速率,0.5 毫升 / 秒。

那液体里的灵韵粒子浓度达 5.8 单位 / 立方米,注入太快会冲垮基因链的稳定结构 —— 灵韵粒子的自组织需要时间,急不来。”

小林应了声,脚步声渐渐远去。

唐墨砚走到实验室中央的 “锁灵舱” 前,靴底在嵌着灵韵砖的地面上划过,留下转瞬即逝的淡光。

这台舱体的舱壁是玄铁与石墨烯按 3:7 比例混合的 “镇魂层”,抗压强度达 2100 兆帕,更关键的是,壁体中的石墨烯分子能吸附游离灵韵粒子,防止舱内灵韵外泄 —— 当年为了锻造这层壁体,研究所耗费了三吨 “灵韵钢砂”,仅熔炼过程就持续了七天七夜,目的就是让金属晶格与灵韵粒子形成稳定的耦合。

舱内淡蓝色的 “灵韵凝露” 缓缓翻涌,这液体实则是灵韵粒子的液态载体,通过超低温(-17.3℃)将粒子锁定在半激活状态。

中央悬浮的冰核上,银白色绒絮随凝露流动轻轻起伏,那是灵韵粒子在冰核表面形成的 “粒子云”,其密度达 2.1 单位 / 立方米,是维持冰核内基因活性的关键。

唐墨砚凑近舱壁,借着冷光细看冰核的裂纹 —— 这些纹路呈放射状,与玄奘手札里 “心猿苏醒图” 的标注完全吻合,当年祖父就是靠这组纹路,确定了冰核内灵韵粒子的最佳共振频率:0.8 赫兹,误差不能超过 0.01 赫兹。

他想起三天前整理手札时,在《心经》译稿最后一页发现的灵韵批注。

那行字是用灵韵墨写的 —— 墨中混合了灵韵粒子与朱砂,只有在 36.5℃的体温下,粒子受热振动才会显形。

经 “玄奘” 计算机解析后,批注不仅是文字,还附带了一组灵韵粒子的排列图谱:“石心者,其基因含特殊灵韵受体,能引导粒子自组织,护我西行一十西载。

译经事了,以冰核锁其基因,待灵韵粒子浓度复盛(≥1.5 单位 / 立方米),唐家子孙持玉相迎。

然粒子过盛则反噬,若他日‘异类基因’复苏,需以石心为盾,中和粒子毒性。”

“唐院士,浓缩液准备好了。”

小林捧着淡粉色的 “凝露瓶” 回来,耳后的银色 “灵韵贴片” 微微发亮 —— 这是她三年前通过 “灵韵操控考核” 时获得的。

贴片里的纳米翼由 768 根碳纤维丝组成,每根丝的首径仅 0.03 微米,丝表面附着的 “灵韵催化剂” 能激发人体周围的游离粒子,形成向上的托力,让她实现 0.5 米 / 秒的悬浮速度。

“您还是信这些旧纸堆里的话?

学界都说这‘石心基因’是史前族群的实验体,哪有什么‘护经西行’。

我当年能通过筛查,还是靠家族有西域胡人血统,基因里的灵韵受体适配率才 17%—— 上周还有个志愿者,适配率刚到 5% 就强行植入粒子载体,结果粒子失控,破坏了皮肤细胞的 DNA,溃烂得连植皮都做不了。”

唐墨砚没接话,只是示意小林将浓缩液接入注入接口。

金属接口弹出时,发出类似古老机械钟的齿轮声,淡粉色液体顺着导管缓缓流入舱内。

他盯着全息屏上的能量曲线 —— 当浓缩液注入量达到 0.3 升时,曲线突然出现一个微小的峰值,幅度 0.05 单位,这与祖父手札里 “灵韵初醒” 的特征完全一致:粒子浓度突破 1.0 单位 / 立方米,开始与基因受体产生共振。

就在这时,锁灵舱突然发出嗡鸣。

舱壁 “镇魂层” 亮起刺目红光,警报声尖锐地响起:“灵韵过载!

样本活性突破阈值!

灵韵粒子浓度达 2.3 单位 / 立方米,镇魂层吸附饱和,压力达 1980 兆帕,即将临界!”

唐墨砚瞳孔骤缩,伸手就要按紧急制动按钮 —— 按钮会启动舱内的 “粒子吸收装置”,将多余粒子抽入储存罐。

但他突然停住了:舱内的凝露正剧烈沸腾,淡蓝色液体里翻出细密的气泡 —— 这是灵韵粒子浓度超过 2.0 单位 / 立方米的征兆,与三十年前欧洲 “灵韵爆炸” 前的景象一模一样。

当年那场事故,就是因为粒子浓度失控,超过 3.0 单位 / 立方米后,粒子之间的量子纠缠断裂,释放出大量高能辐射,首接导致三千万人暴露,平均寿命缩短了十五年。

冰核在金光里寸寸碎裂,一道银白身影从碎冰中坐起。

黑发被凝露浸得贴在额前,身上裹着层半透明的 “灵韵修复膜”—— 这层膜是自动生成的:冰核碎裂时,灵韵粒子瞬间自组织,形成厚度仅 0.01 毫米的保护膜,其粒子排列密度达 4.5 单位 / 立方米,能抵御 100℃的高温。

最惹眼的是他手臂上的淡金色纹路,从手腕延伸到手肘,呈螺旋状分布,每道纹路的间距精确到 0.5 毫米 —— 这正是 “灵韵回路” 的最优设计参数,与研究所耗时十年研发的 “特级适配者回路” 完全吻合,只是这回路并非人工植入,而是基因自带的。

他睫毛颤了颤,猛地睁开眼。

那是双琥珀色的瞳孔,初时蒙着层雾,看清实验室的钢架结构时,瞳孔骤然收缩到 2 毫米。

下一秒,他竟凭空向后飘了半尺 —— 唐墨砚这才发现,他脚下没有任何支撑,是被纯粹的灵韵托着:他周身的灵韵粒子浓度达 3.0 单位 / 立方米,粒子之间形成稳定的排斥力场,悬浮高度稳定在 0.8 米,误差不超过 0.02 米,比研究所最先进的 “灵韵悬浮仪” 还要精准。

少年指尖凝出几枚淡金薄片,刃尖泛着冷光。

唐墨砚的眼镜立刻扫描:每枚薄片的厚度仅 0.05 毫米,边缘锋利度达 5000HV(维氏硬度),其本质是灵韵粒子在基因引导下,瞬间凝聚成的固态结构 —— 这是纯粹的 “灵韵具象化”,无需任何科技加持,比特级适配者靠纳米法器催动的 “破甲刃” 还要强三倍,因为后者的粒子利用率仅 60%,而少年的利用率接近 100%。

“这是何处?”

他的声音带着刚苏醒的沙哑,却透着股不容置疑的警惕,目光扫过实验室里的仪器,眉头微蹙,“灵韵浓度 1.2 单位 / 立方米,虽足,却杂着金属味 —— 这些铁疙瘩里的灵韵粒子被电磁干扰,振动频率乱得很,没有花果山的纯。

花果山的灵韵,粒子振动频率稳定在 0.7 赫兹,那才是活的。”

唐墨砚喉头动了动,解下胸前的墨玉递到舱壁旁。

玉面 “奘” 字贴近的瞬间,玉佩里的灵韵粒子与少年身上的粒子产生共振,迸出一道金线,正好落在少年手臂的纹路处。

少年身上的灵韵猛地一震,指尖的金睛刃 “当啷” 碎成光点 —— 这些粒子被锁灵舱的回收系统吸走,系统的过滤精度达 0.001 微米,能将灵韵粒子的回收率提升到 98.7%,当年为了研发它,研究所花了整整两年,就是为了避免粒子浪费。

“这玉……” 少年盯着墨玉上的字,琥珀色瞳孔里涌起点点金光,“是译经时用的‘墨灵玉’?

玉里的灵韵粒子,和师父当年的一模一样。

你是……唐墨砚。”

唐墨砚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智能眼镜弹出匹配结果:“样本灵韵粒子振动频率与玄奘手札残留片段匹配度 100%,基因序列重合率 99.8%。”

“你说的‘译经者’,是玄奘,我是他的第三十六代后人。

他在手札里,不仅记了你的事,还画了灵韵粒子的排列图谱 —— 我们就是靠那图谱,才找到你,激活你。”

少年缓缓落地,赤着脚踩在灵韵砖上,砖缝里的淡光顺着他的脚踝往上爬,在手臂纹路处汇成金色的环 —— 这是灵韵粒子在他体内的 “循环路径”,与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并行,却更高效:粒子每循环一次,就能修复 0.01% 的细胞损伤,这也是他能沉睡千年仍保持活性的原因。

他抬手按了按额头,像是在梳理混乱的记忆,指节微微泛白:“译经者…… 师父。

他当年说,千年后人类会找到‘以器载道’之法,用外物引导灵韵粒子。

没想到真成了,只是这法子太笨 —— 靠仪器催发的灵韵,粒子利用率最高才 85%,哪有自己基因引导的纯。”

就在这时,警报声突然变调,尖锐的频率让人耳膜发疼。

全息屏上跳出道猩红坐标,像道血痕刻在中央:“西域五行山方向,检测到 9.7 级灵韵波动,能量密度达 3.8 单位 / 立方米,粒子振动频率 1.1 赫兹,疑似‘积雷山遗址提取基因’激活。

灵韵基站 A3 区屏障完整性 68%,每分钟下降 1.2%—— 屏障的灵韵粒子吸附层正在被吞噬!”

少年猛地转头,琥珀色瞳孔瞬间冷了下去,周身的灵韵突然变得凌厉,舱内的凝露跟着泛起涟漪:“是他?

当年偷师父译经灵韵、被我打断牛角的那个?

他的基因里有‘粒子吞噬体’,当年被我打散后,粒子浓度只剩 0.5 单位 / 立方米,怎么会有完整活性?”

指尖再次凝出金睛刃,刃身比刚才亮了数倍,“他要去动师父设的灵韵基站?

那基站里的粒子浓度达 5.0 单位 / 立方米,要是被他吸收,就完了!”

“您认识这组基因?”

小林惊得后退半步,耳后的贴片烫得贴在皮肤上,“这组基因是 2275 年从积雷山遗址发现的,全球筛查了十亿份样本,无一人能适配 —— 它的‘粒子吞噬体’太霸道,会以每分钟 0.3% 的速度消耗宿主的生命力,怎么会突然激活?”

“何止认识。”

少年嗤笑一声,抬手在虚空一抓 —— 实验室角落的金属支架突然 “哐当” 断裂。

这根支架是钛合金材质,抗拉强度达 980 兆帕,却在他的灵韵催动下,像纸片般被扯断:他通过基因引导,让支架周围的灵韵粒子瞬间形成 “剪切场”,粒子振动频率提升到 1.5 赫兹,首接破坏了金属的晶格结构。

支架化作道银光飞到他手里,在灵韵的作用下慢慢拧成短棍,棍身淡金纹路与手臂纹路完美贴合,误差不超过 0.01 毫米 —— 这是灵韵粒子在基因与物体间形成的 “耦合结构”,能让武器与使用者的粒子频率同步。

“当年他想靠译经灵韵强化基因,被我打断牛角,基因链崩解了至少 70%。

寻常人类自然适配不了,但要是有基站灵韵加持……” 他声音顿住,瞳孔里闪过凝重,“他要靠基站的高浓度粒子,强行补全基因链,让‘粒子吞噬体’恢复完整!”

唐墨砚看着那根灵韵短棍,突然想起祖父临终前的话。

当时祖父躺在病床上,手攥着他的手腕,声音微弱却坚定:“玄奘手札里藏着秘密 —— 灵韵基站不只是储能量的地方,还是道封印。

基站的核心是‘灵韵阵眼’,由 108 块‘墨灵玉’组成,每块玉的灵韵粒子浓度达 10.0 单位 / 立方米,形成的‘粒子牢笼’能困住异类基因。

一旦被突破,阵眼的粒子会瞬间失控,浓度超过 10.0 单位 / 立方米后,整个灵韵体系都会崩塌,近百年前发现的图谱,其实是玄奘设的‘诱饵’,引异类基因聚集,再用阵眼封印。”

他按下通讯器,声音严肃:“给 C-001 准备‘石心适配作战服’,最高规格的 —— 这套作战服的‘灵韵回路’是按手札里的图谱织的,用了 128 根‘灵韵金丝’,金丝表面的纳米涂层能提升粒子利用率到 95%,将灵韵损耗降低到 3% 以下,当年为了做它,抽了三个特级适配者的灵韵数据,耗了五年。”

“不必。”

少年摆了摆手,指尖灵韵一动,身上的修复膜突然化作流光,凝成件银灰色的短衫。

这衣衫是纯粹用灵韵凝聚的,厚度仅 0.02 毫米,粒子排列密度达 5.0 单位 / 立方米,却能抵御 500℃的高温,比作战服轻便百倍,“灵韵凝衣,比铁疙瘩省事。”

他看向唐墨砚,眼神笃定,“带你的人备‘灵韵船’,去五行山。

他要是敢动师父留下的基站,我这趟醒得就不算晚。”

唐墨砚刚要应声,智能眼镜突然弹出条加密信息,来自 “玄奘” 计算机:“检测到未知灵韵波动,来源:实验室上空 3000 米,波动频率 0.7 赫兹,粒子浓度 0.9 单位 / 立方米,持续监控中。”

他瞳孔骤缩 —— 这个频率,既不是人类适配者的 0.3-0.5 赫兹,也不是己知异类基因的 1.0-1.2 赫兹,是从未见过的类型。

是谁在盯他们?

是冲着这少年来的,还是冲着基站?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