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纳衡书城!手机版

纳衡书城 > 其它小说 > 以史为鉴烛照未来黑板报

以史为鉴烛照未来黑板报

时间上的书虫 著

其它小说连载

书荒的小伙伴们看过来!这里有一本时间上的书虫的《以史为鉴烛照未来黑板报》等着你们呢!本书的精彩内容:第一卷:潜龙勿用 · 乡野著书第一章 1989,星火初燃一九八九汉东省岩台孤鹰岭山风裹挟着深秋的寒从窗缝里钻进吹得桌上那盏煤油灯的火苗忽明忽祁同伟——一个来自二十多年后、灵魂己然不同的祁同伟——裹紧了身上那件洗得发白的旧棉指关节因为寒冷和用力而微微泛他面前摊开不是司法所的卷而是一叠粗糙的、印着红色横线的信纸密密麻麻的钢笔字勾勒出一个与这间简陋...

主角:祁同伟,王富国   更新:2025-09-24 17:17:52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第一卷:潜龙勿用 · 乡野著书第一章 1989,星火初燃一九八九年,秋,汉东省岩台市,孤鹰岭镇。

山风裹挟着深秋的寒意,从窗缝里钻进来,吹得桌上那盏煤油灯的火苗忽明忽暗。

祁同伟——一个来自二十多年后、灵魂己然不同的祁同伟——裹紧了身上那件洗得发白的旧棉袄,指关节因为寒冷和用力而微微泛白。

他面前摊开的,不是司法所的卷宗,而是一叠粗糙的、印着红色横线的信纸。

纸上,密密麻麻的钢笔字迹,勾勒出一个与这间简陋宿舍格格不入的宏大主题:《大明嘉靖1566:财政、吏治与海权的困局与启示》。

笔尖划过纸面,发出沙沙的轻响,在这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这里是孤鹰岭镇司法所,一间位于镇政府大院角落的平房宿舍。

墙壁是斑驳的石灰墙,地面是坑洼的泥地,除了一床、一桌、一椅,以及墙角那堆散发着陈旧纸墨味的档案卷宗,几乎别无他物。

空气里弥漫着煤油味、土腥气和一丝若有若无的霉味。

这就是1989年,他——一个刚从天汉省政法学院(注:为避免首接使用汉东大学,采用虚构名称,实指同一学校)毕业的高材生,因为某些心照不宣的原因,被“发配”到的终点。

工资微薄,前程灰暗,与恋人陈阳相隔千里,书信往来中,字里行间除了思念,更多的是对未来的茫然与无力。

这具身体原主的记忆里,充满了不甘、愤懑和一种几乎要将他撕裂的屈辱感。

那种天之骄子坠入泥潭的落差,足以摧毁一个年轻人的所有心气。

但此刻,坐在这里执笔的,是一个经历过信息爆炸时代、在学术殿堂中淬炼过的灵魂。

他见识过更广阔的世界,剖析过更深刻的历史兴衰,眼前的困境,固然艰难,却不足以让他绝望。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他停下笔,轻轻呵出一口白气,看着它在清冷的空气中消散,“现在,正是‘独善其身’的时候,只不过,我要用的方式,是著书立说。”

他将目光投向窗外。

1989年的中国乡镇,夜色浓得化不开,远处零星几点灯火,是尚未入睡的农户。

没有霓虹,没有喧嚣,只有群山沉默的轮廓和仿佛亘古不变的寂静。

这是一个物资相对匮乏、信息相对闭塞,但思想却开始暗流涌动的年代。

他知道,很快,这片古老的土地将迎来一场更加波澜壮阔的变革浪潮。

而他现在所做的,就是为迎接那场浪潮,积蓄最核心的力量——知识的影响力。

《大明嘉靖1566》这部书,在他前世的学术构想中己然成熟。

此刻写来,驾轻就熟。

他不仅仅是在复述历史,更是以超越这个时代几十年的学术视野,将现代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理论融入对明代中晚期那场全面危机的剖析之中。

“一条鞭法”,他分析其简化税制、增加中央财政收入的初衷,也尖锐指出其在执行中因吏治腐败和技术条件限制导致的“鞭外加鞭”、加剧社会不公的弊端;“东南倭患”,他透视其背后复杂的海洋贸易需求与僵硬朝贡体系的冲突,点明海禁政策如何迫使沿海民众铤而走险,又如何为后来的“隆庆开关”埋下伏笔;“严嵩专政”,他不仅刻画其权奸面目,更深入探讨明代中后期内阁制度演变与皇权惰政所带来的权力真空和系统性腐败……每一页稿纸,都凝聚着他超越时代的思考。

字里行间,虽然没有首接评论当下,但那关于财政健康、吏治清明、对外开放的深刻洞见,无不闪烁着对现实极具参照意义的光芒。

写作是清苦的。

煤油灯熏得眼睛发涩,寒冷的夜晚让手指僵硬。

微薄的工资除了吃饭,几乎都换成了稿纸和墨水。

偶尔能托人去市里买回几本珍贵的参考书籍,便如获至宝。

但他乐在其中。

精神的充实,足以抵御物质的贫乏和环境的孤寂。

他也并非完全与世隔绝。

作为司法所唯一的大学生,他偶尔会被叫去调解纠纷,或者帮忙写些报告。

他利用这些机会,谨慎地展现着自己的能力和不同于常人的见解,但尺度拿捏得极好,既不显得过于突兀,又让人无法忽视他的存在。

镇上的领导,起初对这个“发配”来的大学生并不在意,甚至有些轻视。

但时间久了,也渐渐发现这个年轻人沉稳踏实,写的材料条理清晰,颇有深度,偶尔闲聊时,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也让人眼前一亮。

祁同伟并不急于求成。

他深知,在1989年这样的环境下,尤其是在他这样敏感的处境下,沉潜才是最好的保护色。

他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将这部长篇著作高质量地完成。

夜深人静时,他也会想起陈阳,想起汉东省城的那座校园,想起高育良老师。

但他将这份思念和可能的人际资源,都深埋心底,化作笔尖更坚定的力量。

他相信,当这部作品面世之时,才是他真正重返舞台中央的契机。

煤油灯的火苗再次跳动了一下,油快尽了。

祁同伟放下笔,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起身准备去添油。

推开房门,清冷的月光洒满院落,万籁俱寂。

他抬头望向浩瀚的星空,银河如练,亘古闪烁。

一股豪情在他胸中激荡。

这个年代,固然有它的局限,但也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英雄辈出的年代。

他手握历史的钥匙,站在时代的门槛前。

“星火虽微,可以燎原。”

他轻声自语,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这孤鹰岭,困不住我。

这1989年,只是我祁同伟,真正故事的开始。”

他添完油,拨亮灯芯,重新坐回书桌前。

灯光下,他那张年轻却写满坚毅的脸庞,仿佛与窗外无垠的黑暗和璀璨的星空,达成了一种奇特的平衡。

稿纸上,历史的烟云继续翻涌,而一个属于新时代的传奇,正悄然在这间偏僻的乡镇司法所里,写下它的第一行。

(第一章 完)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