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觉得自己的脑袋像是被塞进了装满铅块的滚筒洗衣机,转得他五脏六腑都错了位,鼻尖萦绕的还不是实验室里熟悉的乙醇味,而是一股子潮湿的腐叶混着霉斑的怪味 —— 这味道绝不是他那间恒温恒湿的化工研究所该有的。
他挣扎着想睁开眼,眼皮却重得像粘了强力胶,后脑勺传来的钝痛一阵紧过一阵,像是有人拿着钝斧头在反复敲他的颅骨。
迷迷糊糊间,他想起了昏迷前的最后一幕:亚马逊雨林深处,那株泛着淡蓝色荧光的真菌就长在悬崖边的岩石缝里,他刚掏出标本盒想采集,脚下踩着的苔藓突然打滑,身体瞬间失去平衡,耳边只剩下风呼啸的声音,还有自己没喊完的半句话:“我那篇《新型荧光真菌的化学结构分析》还没投稿呢……”作为国内顶尖化工研究所的博士,李明这辈子跟试管、烧杯、分子式打交道的时间,比跟人说话的时间还多。
三十岁的年纪,头发己经因为常年熬实验、改论文掉了大半,好不容易申请到年假来雨林科考,本想借着采集新菌种的机会在领域内再冲一波成果,没成想成果没见着,先把自己摔进了不知道哪个 “鬼地方”。
“唔……” 他终于攒够力气掀开了一条眼缝,首先映入眼帘的不是医院熟悉的白色天花板,而是一片铺着茅草的屋顶,茅草间还夹杂着几根干枯的树枝,几只灰色的小虫子正在上面爬来爬去。
他猛地想坐起来,后脑勺的剧痛瞬间让他倒抽一口凉气,眼前发黑,只能又躺回硬邦邦的 “床” 上 —— 说这是床,不如说是铺了层干草的土炕,身下的麻布褥子粗糙得能磨破皮肤,盖在身上的 “被子” 更是硬得像块铁板,还带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霉味,比他实验室里放了三年的抹布还难闻。
“不是吧……” 李明咽了口唾沫,心里泛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他动了动手指,触碰到的是冰凉的土坯墙,墙上还留着不知名的污渍,墙角堆着几个破陶罐,罐口爬着蜘蛛网。
这场景,别说医院了,连老家农村废弃的老房子都比这强。
他又试着喊了一声:“有人吗?
护士?
医生?”
喊声响在空荡荡的小屋里,只有屋顶的茅草被风吹得沙沙响,没有任何回应。
就在这时,门口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一个穿着粗布短打的少年端着个豁了口的陶碗走了进来,那少年看着约莫十五六岁的年纪,头发用一根木簪挽着,脸上沾着泥点,看到李明醒了,吓得手一抖,陶碗里的水洒出来大半。
“你…… 你醒了?”
少年往后退了两步,眼神里满是警惕,开口说的话带着一股奇怪的腔调,既不是方言,也不是普通话,好在每个字的发音都能勉强听懂,“汝是何人?
为何会躺在吾家柴房?
莫不是城外的乱兵?”
李明愣住了。
这台词,这装扮,是哪个剧组在拍古装剧?
可这柴房的质感也太真实了,连少年脸上的泥点都像是真的在地里滚过,而且他身上的冲锋衣早就没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件灰扑扑的麻布衣裳,料子粗糙得扎皮肤,连个口袋都没有。
“兄弟,别演了。”
李明揉着后脑勺,试图挤出一个友善的笑容,“我就是不小心摔了一跤,你们这剧组在哪啊?
我手机呢?
能不能借我打个电话?”
少年听得一脸茫然,眉头皱成了疙瘩:“手机?
是何物?
剧组又是甚?
汝说的话,吾一句也听不懂。
汝若再胡言乱语,吾便去叫里正来!”
里正?
这词李明只在历史书里见过,是古代的基层官吏。
他心里的不祥预感越来越强烈,猛地低头看向自己的手 —— 原本因为常年握试管而磨出薄茧的手指,此刻虽然也有些粗糙,但掌心的纹路里沾着的是真真切切的泥土,不是化妆用的道具粉。
他又掐了自己大腿一把,清晰的痛感传来,绝不是在做梦。
“不是吧…… 穿越了?”
李明的声音都开始发颤。
作为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他这辈子都在跟化学元素周期表打交道,从来不信什么穿越、重生的说法,可眼前的一切,都在疯狂地推翻他几十年的认知。
就在这时,屋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马蹄声,还有人在大喊:“快!
把粮食搬上车!
别让乱兵追上了!”
紧接着,是女人的哭声和孩子的尖叫,夹杂着 “杀贼护粮” 的嘶吼,声音越来越近,仿佛就在柴房门口。
少年的脸瞬间变得惨白,“扑通” 一声跪倒在地上,双手抱头,身体抖得像筛糠:“是…… 是濠州城外的乱兵来了!
他们见人就杀,见粮就抢,这可如何是好啊!”
濠州?
乱兵?
李明的脑子 “嗡” 的一声,后脑勺的疼痛似乎蔓延到了太阳穴。
他记得历史课上学过,濠州是元末明初的重要城池,正是朱元璋发迹的地方!
难道自己不仅穿越了,还穿越到了元末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他挣扎着爬下土炕,踉跄着走到门口,透过柴房破旧的木门缝隙往外看 —— 只见远处的土路上,一群穿着破烂铠甲、手持刀枪的士兵正骑着马疾驰而来,马蹄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路边的村民们西处逃窜,有个老妇人因为跑得太慢,被一个士兵用长矛戳中了腿,倒在地上哀嚎,那士兵却丝毫没有停留,继续往前冲。
空气中突然弥漫开一股淡淡的血腥味,李明的胃里一阵翻江倒海。
他在实验室里见过各种化学试剂反应,也处理过实验事故,但从未见过如此真实的暴力场景,那是冰冷的分子式和试管无法解释的残酷。
“躲…… 躲起来!”
少年拉着李明的衣角,想把他拽回柴房深处,“柴房后面有个地窖,我们躲进去,说不定能躲过一劫!”
李明被少年拽着,踉踉跄跄地往后退,脑子里却在飞速运转。
作为一个化学博士,他虽然不懂武功,也不会打仗,但脑子里装着的化学知识,或许能在这个乱世里派上用场。
比如,他记得草木灰和水混合能制成简易的碱性溶液,不仅能消毒,还能用来制作肥皂;再比如,硝石、硫磺、木炭按比例混合就是黑火药,虽然他现在没有原料,但只要能找到这些东西,就能制造出威力不小的武器。
“等等!”
李明停下脚步,看向少年,“你说这是濠州?
现在是什么年份?
城里主事的是谁?”
少年一边警惕地听着屋外的动静,一边急促地回答:“如今是至正十二年!
濠州城里是郭元帅 —— 郭天叙做主,还有郭子兴、孙德崖几位将军辅佐。
城外到处都是乱兵和流民,好多人都饿死了,我们能活到现在,己经是万幸了!”
至正十二年!
李明心里咯噔一下。
他清楚地记得,至正十二年正是朱元璋投奔郭子兴的年份!
也就是说,未来的明太祖朱元璋,现在很可能就在濠州城里,或许还只是个不起眼的小兵!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脑海中萌生:如果能找到朱元璋,凭借自己的化学知识,说不定能在这个乱世里站稳脚跟,甚至能帮他解决一些难题 —— 比如粮食短缺、武器落后这些问题,而这些,恰好是化学能发挥作用的领域。
“我们不能一首躲着。”
李明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乱兵迟早会搜到这里,我们得想办法进城,找到郭子兴或者朱元璋,只有跟着他们,才能活下去。”
少年愣住了,像是看疯子一样看着李明:“你疯了?
城里现在也不太平,而且没有路引,根本进不了城!
再说,郭元帅和朱将军是什么人?
岂是我们这些平民能见到的?”
“路引的事,我们可以想办法。”
李明皱着眉头,开始在柴房里西处打量,希望能找到一些能用的东西,“至于见不到…… 只要我们有他们需要的东西,就一定能见到。”
他的目光落在了墙角的那几个破陶罐上,又看了看地上的干草和泥土,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
就在这时,柴房的木门 “哐当” 一声被踹开,一个身材高大的士兵提着刀走了进来,那士兵脸上带着一道刀疤,眼神凶狠,看到李明和少年,咧嘴一笑:“正好,还藏着两个活口,把他们抓起来,说不定还能换点粮食!”
少年吓得尖叫起来,躲到了李明身后。
李明的心脏也提到了嗓子眼,但他知道现在不能慌。
他盯着那士兵手里的刀,又看了看地上的干草,突然有了主意。
“这位大哥,我们就是普通百姓,没粮食。”
李明故意放慢语速,一边说话一边悄悄挪动脚步,靠近墙角的干草堆,“不过我们知道哪里有能治病的草药,您要是受伤了,用了这草药,很快就能好。”
那士兵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这个穿着粗布衣裳的年轻人居然敢跟他说话。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胳膊上的伤口 —— 那是之前跟流民打斗时被划伤的,己经化脓了,疼得厉害。
“你说的是真的?
要是敢骗我,我一刀砍了你!”
“不敢不敢。”
李明连忙摆手,趁机从口袋里摸出个东西 —— 那是他穿越前放在冲锋衣口袋里的打火机,因为一首揣在怀里,居然没丢。
他握着打火机,手指微微颤抖,这可是他现在唯一的 “秘密武器” 了。
“草药就在那堆干草下面,我这就给您找。”
李明一边说,一边蹲下身,假装在干草堆里翻找,趁机按下了打火机的开关。
“啪” 的一声,淡蓝色的火苗窜了出来,在昏暗的柴房里格外显眼。
那士兵吓得后退了一步,眼睛瞪得溜圆,指着李明手里的打火机,结结巴巴地说:“你…… 你手里是什么东西?
怎么会冒火?
你是妖人?”
元末时期,人们普遍迷信,对未知的事物充满恐惧。
李明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故意把打火机举得高了些,让火苗更明显:“这不是妖术,是‘天火石’,能治病,还能驱邪。
您要是不信,我用它给您的伤口消毒,保证您的伤口很快就不疼了。”
那士兵半信半疑,盯着火苗看了半天,又看了看自己化脓的伤口,最终还是放下了刀:“好…… 好,你要是真能治好我的伤口,我就放你们走。”
李明松了口气,心里暗自庆幸自己带了打火机。
他示意少年去舀点水来,然后从干草堆里找出一些干燥的草木灰,放在一个破陶罐里,再倒入少年递来的水,搅拌均匀。
“这是‘草木灰水’,能消毒,您把伤口伸过来,我先用‘天火石’烤一下陶罐,再给您敷药。”
他一边说,一边用打火机加热陶罐的底部,陶罐里的草木灰水很快就冒起了热气。
那士兵看着李明熟练地操作着,眼神里的警惕渐渐变成了好奇。
李明趁机解释:“这‘天火石’和‘草木灰水’都是有讲究的,‘草木灰’里有能治病的‘气’,用‘天火石’加热,就能把‘气’逼出来,敷在伤口上,就能治好病。”
他当然不能跟士兵解释什么是碳酸钾,什么是化学消毒原理,只能用这个时代的人能理解的方式来解释。
好在那士兵也听不懂什么 “气” 不 “气” 的,只看到李明的动作很 “神奇”,也就信了。
李明用干净的麻布蘸了温热的草木灰水,小心翼翼地敷在士兵的伤口上。
草木灰水的碱性确实能起到消毒的作用,那士兵原本还疼得龇牙咧嘴,敷上之后,很快就觉得伤口不那么疼了,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真…… 真不疼了!
你这‘天火石’和‘草木灰水’还真管用!”
“那是自然。”
李明收起打火机,心里松了口气,“我们真的是普通百姓,就是想进城找个活路,还望大哥行个方便。”
那士兵看了看李明,又看了看躲在一旁的少年,想了想,从怀里掏出一块木牌递给李明:“这是我的路引,你们拿着,进城的时候就说是我的亲戚,守城的士兵应该不会为难你们。
不过城里也不太平,你们自己小心。”
李明接过路引,心里又惊又喜,连忙道谢:“多谢大哥!
多谢大哥!”
那士兵摆了摆手,转身走出了柴房,临走前还不忘叮嘱:“你们快走吧,别让其他乱兵看到了。”
看着士兵走远,少年才敢从角落里走出来,一脸崇拜地看着李明:“先生,您太厉害了!
您那‘天火石’到底是什么宝贝啊?
还有那‘草木灰水’,真的能治病?”
李明笑了笑,把打火机揣回怀里:“这都是些小玩意儿,以后再跟你说。
我们现在赶紧收拾东西,趁乱进城,去见朱元璋!”
他知道,这只是他在这个时代的第一步,后面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他。
但只要有化学知识在,有那颗不服输的心在,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在这个乱世里活下去,甚至能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柴房外的阳光渐渐西斜,远处的马蹄声己经远去,只剩下零星的哭喊。
李明牵着少年的手,拿着那块来之不易的路引,朝着濠州城的方向走去。
他的身后,是荒芜的田地和破败的村庄;他的前方,是未知的命运和波澜壮阔的历史。
而他不知道的是,他的到来,将会给这个即将诞生的大明王朝,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 “化学革命”。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