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纳衡书城!手机版

纳衡书城 > 武侠修真 > 山海潮生

山海潮生

语山海 著

武侠修真连载

语山海山海是《山海潮生》中的主要人在这个故事中“语山海”充分发挥想将每一个人物描绘的都很成而且故事精彩有创以下是内容概括:记忆襄阳城恩师将星火盟主令交予他:山文明火托付于你如今回应:师弟子未负所海外有望乡中原有星火书文明已重燃空中有声音回响:武者止文者传汝已悟之垂首:然代价惨多少兄弟埋骨他乡... 舍小全此乃天声音渐去为师在彼岸等

主角:语山海,山海   更新:2025-10-02 05:41:28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海,是这片天地间唯一的主宰。

无垠的墨蓝色海水咆哮着,一次次撞上孤悬于海外的那座黑色巨岩,粉身碎骨,化作亿万斛珍珠碎玉,轰然洒落。

咸腥的水汽弥漫在空气里,即便是这孤崖之巅的“听潮阁”,亦不能免。

阁楼甚为古拙,非木非石,不知何物所筑,竟能在这终年的狂风骇浪中屹立不倒。

檐角挂着的铜铃,在潮音间歇时,方能发出几声清越短促的脆响,旋即又被更大的浪涛声吞没。

语山海便坐在听潮阁延伸出崖壁的一块平滑巨岩上,面向大海。

他看起来不过二十出头年纪,面容算不得极其俊美,却自有一股沉静气度。

眉宇间疏朗,似这海天开阔;眼神澄澈,却又深得像脚下的海。

他未着华服,只是一身最简单的青布衣衫,在海风中紧贴身体,勾勒出匀称而隐含力量的轮廓。

他并非在观潮,而是在 “听潮” 。

双眸微闭,呼吸绵长深远,竟与那潮汐的涨落隐隐相合。

吸气时,如长鲸吸水,纳天地之灵气;呼气时,似海潮退沙,吐体内之浊郁。

每一次呼吸,都仿佛在与这浩瀚海洋进行着古老的对话。

这便是《潮生诀》。

非是搏杀之术,而是筑基之本,感悟天地呼吸的无上心法。

潮汐之力,磅礴无尽,至柔至刚。

语山海在此修行十载,早己将潮起潮落的韵律刻入了骨子里。

他的内力,便如这海水,平日深沉静谧,一旦引动,则沛然莫能御之。

日头渐西,将云层与海面染成一片瑰丽的紫金。

潮水也仿佛倦了,声势渐弱。

语山海缓缓睁开眼,眸中似有潮汐的光影一闪而逝。

他起身,立于崖边,身形如扎根岩石的古松,稳如山岳。

下方,海水在礁石间冲刷出无数孔洞,风过之时,发出呜呜咽咽的异响,似天地在吹奏一件巨大的乐器。

“山海。”

一个苍老而平和的声音自身后响起,不带丝毫烟火气,却清晰地穿透了风浪声。

语山海转身,恭敬行礼:“师父。”

来者是一位清癯老者,须发皆白,面容枯槁,唯有一双眼睛,亮得惊人,仿佛蕴藏着星河流转。

他便是这听潮阁的主人,语山海的师父,自语山海有记忆起,便如这礁石般守在此处。

师父从未告知真名,语山海也从未问过。

师父走到他身边,与他一同望向那片正吞噬着最后一丝光线的海平线,良久,才缓缓道:“潮汐之力,源于月引,牵动整个大海。

而天下气运,亦如潮汐,有涨有落,有起有伏。”

语山海静静聆听,他知道师父此刻所言,绝非寻常感慨。

“南宋的气数,”师父的声音里听不出悲喜,却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沉重,“如这落日,快要尽了。”

语山海身形微微一震。

他虽然久居海外,但师父时常会带来一些中原的消息。

蒙元铁骑南下,襄阳危如累卵,这些他都知道。

只是从未像今日这般,从师父口中听到如此确切的“判决”。

“师父……”他欲言又止。

师父抬手,止住了他的话,从宽大的袖袍中取出两件物事。

一件是一柄尺子,长不过一尺二寸,非金非玉,颜色暗沉,似某种奇木所制,尺身上刻满了繁复的星辰图案,那些星点似乎在极其缓慢地移动,看久了竟让人有种目眩神迷之感。

另一件,是一面巴掌大小的铜镜,镜框呈水波状,镜面却非是光可鉴人,反而像是凝固的海水,内中仿佛有波涛暗涌。

“此乃‘观星尺’与‘量海镜’。”

师父将两件物品郑重的放到语山海手中,“是我这一脉,世代相传之物。”

尺入手微沉,透着一股温润的凉意;镜则轻巧,触之生温。

语山海能感受到这两件古物内蕴藏的奇异能量,与自己的《潮生诀》隐隐共鸣。

“你《潮生诀》己得其中三昧,缺的,是入世历练。”

师父的目光如电,首视语山海心底,“如今,是时候了。”

“师父要弟子下山?”

“不是下山,是入世。”

师父纠正道,“带着它们,去丈量天下气运。”

“丈量……天下气运?”

语山海咀嚼着这个词,感觉重若千钧。

这远比行侠仗义、快意恩仇要沉重得多。

“不错。”

师父颔首,“观星尺,可测星移斗转,洞悉大势所趋;量海镜,可照人心波澜,明辨忠奸善恶。

然,尺有所短,镜有所限,真正的丈量,需用你的眼,你的心,你的脚,去走,去看,去感受。”

老人的话语渐转凌厉:“元人势大,乃百年未有之劫。

然,华夏文明,岂是铁蹄所能轻易踏灭?

真正的战场,不在城池之得失,而在文明之存续。

我要你去看,这神州大地,气运究竟衰败到何种地步?

那点点星火,又可曾在最黑暗处燃起?”

语山海握紧了手中的尺与镜,胸膛间一股热流随着呼吸自然涌动,与掌中物事,与身外海潮,似乎连成了一片。

他明白了师父的嘱托,这并非简单的救世,更是一种观察,一种见证,一种在废墟中寻找希望的责任。

“弟子……谨遵师命。”

他深深一揖到底。

师父扶起他,脸上露出极少见的、近乎慈祥的神色:“去吧。

记住,无论遇到什么,你的根,在这潮汐之中。

你的道,在天地之间。

遇事不决,可问山海。”

“遇事不决,可问山海……”语山海喃喃重复。

当晚,并无饯行酒,亦无多余叮嘱。

语山海在自己的小屋内,将几件简单的衣物打包,将观星尺和量海镜贴身收好。

他抚摸着屋内一桌一椅,一尘一沙,皆是与师父修行十年的记忆。

翌日清晨,天色微明,海面难得的平静,像一块巨大的深蓝色绸缎。

一叶扁舟,己停在孤岛唯一的小港湾里。

舟是无帆之舟,看似简陋,却异常坚固。

语山海登上小舟,回望那屹立在悬崖上的听潮阁。

阁顶,师父的身影模糊成一个黑点,衣袂在晨风中飘动。

他没有再回头,深吸一口带着咸味的空气,内力微吐,脚下小舟竟无桨自动,如离弦之箭,悄无声息地滑入茫茫大海,向着西方,那传说中故土的方向驶去。

海天一色,前路未知。

语山海立于舟头,身形依旧沉稳,只是那双沉静的眼眸中,己燃起一簇走向广阔天地的火焰。

身后,潮声依旧,仿佛亘古不变的送行曲。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